学校新闻
【大思政课·云梦睡虎地】“牍”懂中华 成才报国
日期:2024年03月25日     作者:陈灏    来源: 宣传部    点击数:

(本网讯 陈灏)孝·感天下,文·润中华。3月24日晚上20:00,《简牍探中华》第三期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栏目以探秘云梦睡虎地秦简里的中华故事,从小人物视角回望秦一统天下的宏阔气象。我校各族师生、“石榴红·孝廉谷”文化基地、孝文化传承与教育基地、云梦睡虎地秦简艺术研究中心成员在线收看节目,同上这堂取材于孝感的思政大课,厚植家国情怀,技能成才报国。

科技赋能  秦吏“复活”

秦律是中华法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以前,古典文献中关于它的记载只有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段,人们无法一窥其全貌。《简牍探中华》聚焦简牍出土地云梦,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多种创新表现形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简牍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央视主持人龙洋在孝感市云梦县)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1000余枚,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来自秦代的简牍,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由11号墓主人、秦基层法律工作者“喜”摘抄、记录的法律文书,涉及当时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自此为世人揭开了秦律的神秘面纱。

用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还原2000多年前的秦朝往事。主持人龙洋与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海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共同解读当时农业、工商业等领域,对应的法律制度与规范,带领师生开启一场纵横千年的知识回眸。

从2019年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就联合开展云梦睡虎地出土人骨的综合研究课题,课题目标之一便是复原“喜”的样貌。在本期节目中,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首次向外界公布这位秦朝小吏的3D复原像。原来,“喜”身高161.5厘米,体重59.6公斤,在平凡中透露着不凡。

收看了《简牍探中华》节目后,来自内蒙古的王雅楠、来自重庆的贺宇同学津津乐道,“文化名城,育人高地。文化与科技融合,魅力无穷。”

两封家书  一种牵挂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简牍探中华》从11号墓主人“喜”和4号墓主人“衷”的视角,打开尘封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历史记忆,结合动画特效、外景拍摄,重现真实、立体、鲜活的古人形象和历史现场。简牍所记载的内容与出土地云梦息息相关,简中记载的名字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为家为国而奋斗的人们的缩影。

出土于睡虎地4号秦墓的两封木牍家书,是截至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实物,写信者是墓主人“衷”的两位弟弟——秦代士兵“黑夫”和“惊”,两封家书言语平常却令人潸然泪下。征战在外的兄弟俩,信中有对母亲“母毋恙也”的问候,有“惊”对妻子“勉力视瞻丈人”的叮嘱,还有请求母亲为他们置办衣物的急迫。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这两枚木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书抵万金”。跟随节目镜头,我们跨越时间长河领悟古人的“忠”与“孝”,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渴望统一强大的家国情怀,明白何谓“知来处、明去处”。

在手机上看完节目的郭珂颖、李谷雨说,“湖北职院所在地孝感,是中华孝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秀美之城,有这么灿烂的中华文明,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我们的心灵,我们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我校石榴红·孝廉谷文化基地陈谷栋老师表示,睡虎地秦简是历史给孝感、云梦留下的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审美艺术蕴涵,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觉和树立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湖北职院发掘厚重的文化资源,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基础很好,前路广阔。

以文化人 家国情怀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简牍探中华》凭借“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新意表达,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课中“将严肃历史以极具亲近感、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帮我们划历史重点了”。张煜耀同学认为,“这样的思政课,有趣别致,一点也不枯燥,看得进、记得住。”

节目访谈现场,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振裕真诚表示:“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还原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里程碑,我们对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应该不断深入,这样才能够非常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戏剧把家和国串联在一起,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是和自己的民族、国家绑定在一起的。主持人龙洋说,这也印证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谈起家国情怀,向俊绮同学表示,“有国才有家,不论我们飞多高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无论何时何地,只有把祖国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心怀梦想,强校有我,技能报国,就一定能脚踏实地、一往无前,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孝感篇章作出贡献”。

多年来,湖北职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守正创新,拼搏进取,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挖掘中华孝文化的内涵和要义,发掘云梦睡虎地文化资源,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大抗美援朝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思政资源发掘力度,建设了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孝文化传承与教育基地、“石榴红·孝廉谷”文化基地,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孝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心灵,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凝练文化标识,持续打造了“云梦睡虎地”“孝道创业园”“美丽石榴红”“魅力孝廉谷”等文化品牌,培育崇德向善向上、技能成才报国的校园文化。湖北职院涌现了1名全国道德模范、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3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中国网事”感动人物,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共青团十八大代表,3名湖北省道德模范、4名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和一批孝感市道德模范等,形成了道德群星现象;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秀美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审核:田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