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镜头记录生动图景 故事讲述名城魅力 ——我校2件作品在首届“疆湖dou有好故事”短视频大赛中获奖
日期:2025年07月27日     作者:田寿永 陈灏    来源: 宣传部    点击数:

(本网讯 田寿永 陈灏)7月24日,首届“疆湖好故事”短视频创作者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好作品达人活动在武汉举行。活动以赛事回顾、颁奖典礼和圆桌对话等形式,展示了湖北省新时代团结进步的新成果,孝感市民宗委等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湖北职院党委宣传部《依不拉英的求学逐梦之路》获最美疆湖故事奖、《疆湖桥:新疆籍学生直播帮助边疆学生就业》获优秀作品奖。第二届“疆湖DOU有好故事”短视频创作大赛同日启动。省民宗委领导出席活动。

首届“疆湖好故事”短视频大赛以“疆”(边疆)、“湖”(湖北)为纽带,聚焦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普通人成为主角。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创作者踊跃参与,1000余人参与投稿,提交视频800余个,网络平台话题总点击量突破4.5亿。这些源自生活的温暖片段,经由创作者们的匠心打磨,汇聚成强大的情感共鸣。网友反响热烈,留言区满溢感动: “支持好活动!”、“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真挚感人!”。

最动人的故事,永远在你我身边。其实,这场大赛从来不止是“比作品”。它更像一座悄悄架起的新桥,一头连着湖北支点建设的生动图景,一头系着边疆发展的星辰大海。桥上架起的,是 众多故事里的理解与尊重;桥的那头,还藏着一批被发掘的新媒体创作高手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开始:让更多人拿起镜头,把身边的温暖讲给世界听。

湖北职院推进职教援疆,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四年来,二十批精兵强将跨越千山万水,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新疆的职教热土上。湖北职院承办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康复治疗小组争夺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急救大赛等,搭建中西部院校与全国高校交流平台,为民族地区选手提供训练条件。学校以赛事为依托,组织边疆民族地区300余名参赛学生“身”入孝感,开展“探寻中华孝文化根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在湖北职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有一万八千名在校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00余人,来自维吾尔、哈萨克、土家、苗等32个民族。学校平均每年在新疆招收50名学生,用心用情做好新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把每一名学生培育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

湖北职院立足中华孝文化名城,扎根孝感红色土地,以孝文化、红色文化为切口,拓展思政工作大纵深,发挥“湖北省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提高师生数字化素养,推进“数智赋能 文化培根”,开创“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新局面,以品牌塑造文化软实力。建设省级孝文化基地、廉洁文化基地、石榴红·孝廉谷文化基地,以文化人,积极构建“互嵌型”校园,各族学生全面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混合用餐,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谭之平、余丽、杨菊英、伍伶俐、熊文文等与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最美家庭的结亲结对,“孝疆一家亲”的情谊跨越山海。

湖北职院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将其转化为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以“疆品入鄂”助力新疆群众增收致富,让新疆各族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更擦亮了孝疆互嵌发展的金字招牌。“中国网事”感动人物熊文文为湖北职院各民族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直播带货提供平台和指导。

湖北职院推进智能助教、智能助学、智能助研、智能助管 ,校党委宣传部遴选网络育人新锐,培育一批“网络育人工作室”。把握网络思政的特点和要求,从平台矩阵、内容矩阵、传播矩阵来构建网络育人体系,加强特色、优质内容供给,带动学校网络育人水平整体提升。以数字赋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党委宣传部建好融媒体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让铸牢教育“活”起来。音乐、短视频等新形式推动铸牢教育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学校获评湖北省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高职最佳传播学校。学校涌现了魏迪仁、谭之平、李燕、杜芳芳、熊文文、余丽、杨志萍、阿依舒阿克·金格斯等一批“道德群星”,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报等报道湖北职院经验和做法300多篇(条),其中,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国家记忆》《社会与法》《走遍中国》《等着我》等栏目报道18条。

湖北职院深耕中华孝文化研究,助推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承办多届全国中华孝文化名城城市大联谊活动,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十余项,获中宣部、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奖项十余项,打造了“孝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高地。湖北职院石榴红宣讲团成员先后走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在全国各地作宣讲报告700多场,“宣传+宣讲”推进“铸牢”走深走实。

湖北职院统筹网、端、微、抖、号、台等,建设“铸牢教育”宣传矩阵。打造“技术+内容+渠道”网络育人链条,将“铸牢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网络延伸,受众达3000多万人次。应中国国际电视台邀请,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好中国故事。